===首都师范大学招办主任指导志愿填报===

访谈现场 新华网杨刚摄
我想填报志愿无论是北京的考生还是京外考生,我刚才也提到过了,我一向的观点就是要以个人的兴趣出发,其次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还有将来你所要从事的大致的专业的意向、区域等几个方面来考虑专业,考虑哪些学校有这样的专业,然后再做一些同类的比较,我觉得是不是应该从这几个方面。
对于北京的考生,我觉得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比如要考首都师范大学,那就可以参考一下我们学校近三年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如果要是京外的考生,那我建议考生们参照一下近三年学校的录取分数,因为我们在京外每个省的投放计划都很少,有的省是20个计划,多的省也就是40几个计划,这对于专业的分数参考性不大,只看进校的分数,我觉得近三年的分数就可以了。
有些考生比如说京外的考生会想说我特别想上首师大,但是我想上首师大的某一个专业,它刚好在我们省又没有这个计划,其实也没关系,我们进校以后还有调整的机会。
我可以先上其他的专业,这也是一种选择。包括北京的考生,我们遇到很多的考生和家长说我们特别喜欢某一个专业,比如说很多家长都说我们喜欢心理这个专业,但是发现心理这个专业的分很高,那我们就不报了,这样的考生和家长是很多的。其实对于填报来说,比如说像首师大我们在录取的时候是没有专业级差的,那你完全可以把你最喜欢的专业放在第一第二,大不了就是这个专业没有录上那也不影响后面那三四个专业的录取。
5个专业全报非师范类 不会调剂到师范类专业
在调剂方面,因为区别于没有师范类的学校,师范院校肯定是有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这两种不同专业的。我们的政策就是如果考生,尤其是北京的考生,因为今年师范类的计划95%都投放在了北京,因此尤其是北京的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的时候,如果五个专业填报的全是师范类,那么我们将来在调剂的时候那只在师范类专业里调剂,如果五个也全部都是非师范类也,那一定是在非师范类专业里调剂。因为我们这些天也经常接到这样的咨询电话就是我们不想上师范类专业,会不会调剂的时候比如我报的专业没有录取调剂的时候则调剂到师范类专业呢?这个不用担心,肯定不会的。
除非是在这五个专业里面既有师范类专业又有非师范类专业这样才有可能会混着调。
非“一加到底” 选专业时看实考分
我们对于加分政策的要求和规定是我们认可各省市政策性的加分,但是这只是在提档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通常说的“一加到底”指的是提档的时候考虑加分,进专业的时候也考虑加分,但是首都师范大学不是“一加到底”的,我们只是在提档的时候考虑加分,在选专业的时候是看你的实考分的。
在咨询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考生和家长问说会不会我有加分我被首师大提档了,然后因为选专业的时候不看加分就因为这个把我们就退掉了呢?因为在我们的章程里面说我们的提档率是105%,所以有些考生和家长会有这样的顾虑。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不会有这样的顾虑,因为我们退档肯定是对不服从调剂的考生进行退档的。无论是“一加到底”也好,还是进专业看实考分也好,只要是提档的无论在北京还是京外,只要你服从调剂我们都不会退档的,这是首师大对于加分的一个政策的要求。

===国际化能力培养===
现在首师大和29个国家和地区的169所高校有这样的校际交流,我们没有像教育部批复的几加几的专业,但是我们有很多的交换项目,绝大多数的专业都是学生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可以通过项目交流、学分互换和院系建立关系的学校做交换生,作学分互换的项目交流。
===毕业去向和就业情况===
大家在看我们首师大计划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有1/3的计划是师范类的,刚才也说到师范类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是要求做教师的。我们的师范比如说在北京吧,我们在本科一批次里面有师范的专业,在二批次里同样也有师范的专业是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也就是说首师大既有毕业生可以到中学从教,也有去小学、去幼儿园从教的一些专业。
近些年来我们师范类的就业应该说是非常良好的,因为我们师范类的学生在四年级临毕业之前会有教师资格证的认证,同时,像非师范类的学生在他毕业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人也会考取教师资格证。
首师大有这样的条件,他在选课上有这样的优势,可以选一些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课程,所以很多非师范毕业生,也像师范生一样,毕业的时候不仅仅有毕业证、学位证同时还有教师资格证。
还有其他的一些不想做教师的非师范的毕业生,因为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近些年来的工作也很出色,每年也会在就业季组织大量的招聘,跟不同的行业、区县有一些交流。同时我们学校也主张“全员就业”,从我们的党委书记到我们的每一个课任教师都要关注和关心我们的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因此,我们这几年的就业形势是很好的,我们的就业部门从08年到现在年年都会受到相关部门的表彰。
像心理以及小语种里面的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还有现在的世界史和我们的历史基地班这些专业都是高分专业,一方面会有很多毕业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准备考研了,这是高分专业学生的大趋势的选择,还有一部分到研究单位、事业单位团体去就业。
我现在觉得就业来看本科生有很多的专业未必就是在本科毕业之后就业方向就一定百分之百地和他所学的专业有多么大的契合,我觉得现在大学普及到了当前的程度,基本上也快接近素质教育阶段了。所以还是会有很多学生在确定专业之前在毕业时就会选择一些和他专业不太相符的行业去做,这就更多地要看毕业生在四年大学过程中所培养出的自我的能力。